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冶金日报|​攀钢超低温特种钢材赋能可控核聚变工程首批采用氢气直接还原铁生产的绿色钢轨上道铺设

  • 2025-08-31

项目名称: 冶金日报​攀钢超低温特种钢材赋能可控核聚变工程首批采用氢气直接还原铁生产的绿色钢轨上道铺设

项目地区:河北

免费查看原文

邱冬娣 编辑

8月20日 新小钢:

一、 河钢在固废基胶凝材料及低碳混凝土产业化应用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二、 晋钢控股高耐磨堆焊衬板智能生产线正式投产

三、 攀钢超低温特种钢材赋能可控核聚变工程

四、敬业营口中板首台巡检机器人上线

五、首批采用氢气直接还原铁生产的绿色钢轨上道铺设

六、186亿钢铁项目获批

1

河钢在固废基胶凝材料及低碳混凝土 产业化应用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近日,河钢旗下单位河钢建设 “钢铁、矿山固废建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荣获河北省官方认定建设科技最高奖——河北省建设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标志着河钢在 固废基胶凝材料 及低碳混凝土产业化应用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填补了长期以来钢铁与矿山固废协同高效转化的技术空白,为河钢实现工业固废资源循环利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该成果紧密贴合国家 “双碳”战略部署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以钢铁冶金固废和矿山 固废协同利用为核心,提出“以废代砂、以废代水泥”的技术理念,具有显著的行业引领性和社会价值。在其研发过程中,河钢建设坚持原创性研发,从固废特性解析出发,系统构建了“预处理-材料设计-工程验证”全链条技术体系,形成“骨料-胶凝材料-混凝土”三位一体的资源化路径。提出 铁尾矿砂附抑制 与级配协同调控方法,突破高吸附性砂混凝土工作性差的技术瓶颈;创新构建全冶金固废胶凝体系,实现矿渣、钢渣、精炼渣等多固废协同激发;攻克无熟料胶凝材料早期强度低、水化活性不足的难题,原创钢渣高效资源化工艺,集成多级破碎与磁选技术,显著提升钢渣粉活性与利用率。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京津冀地区 20余项工程中,用实际效果验证了全固废混凝土的工程可靠性。

2

晋钢控股高耐磨堆焊衬板智能生产线正式投产

近日,晋钢控股集团旗下锐盛重工自主研发的高耐磨堆焊衬板智能生产线圆满完成调试并正式投产!经检测,首批产品核心性能指标全面达标,其中多项关键技术参数实现行业突破,标志着集团在耐磨部件制造领域取得重大技术进步。同时,为服务矿山、水泥、电力等重磨损行业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国产化、高性能解决方案。 锐盛重工机械加工工场副主任李高洋表示: “该生产线的成功投产,是对我们团队技术创新能力的最佳验证。 首批产品性能指标的优异表现,特别是部分参数的超预期达成,让我们倍感振奋。‘Z’字形同步堆焊、智能补偿算法和精准温控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是我们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合格率的制胜法宝。 ”高耐磨堆焊衬板智能生产线的成功投产,不仅标志着集团在核心制造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更开启了为上下游行业提供高端、定制化耐磨解决方案的新篇章。集团将持续精进工艺,严控品质,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优秀的耐磨部件战略合作伙伴。

3

攀钢超低温特种钢材赋能可控核聚变工程

8月中旬,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研发技术支持下,攀长特公司为上海重型机械厂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重型机械厂)生产了一批多规格超低温工程用特种不锈扁钢,目前已进入磨光加工阶段,将于近期发往上海重型机械厂,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位。攀长特轧钢厂扁钢产线此前已为上海电气(集团)旗下上海锅炉厂大批量供应 铁素体不锈扁钢,此次为上海重型机械厂供货,进一步丰富了公司进入上海电气(集团)的产品品种类型。 攀长特 按照攀钢 “特钢做特”的总要求,不断开发高端产品以满足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该公司科技质量部门依据客户的质量要求,精心做好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安排,对超低温不锈钢生产中涉及的炼钢、锻造和轧钢等关键工序加强质量监督与控制,确保产品高质量交付。

4

敬业营口中板首台巡检机器人上线

近日,敬业营口中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风口平台智能巡检机器人,顺利完成试运行。这台机器人是公司首台自主研发的巡检设备,它的成功试运行,标志着公司在高炉核心区域的智能化升级进程中迈出了 关键一步。本次智能机器人精准适配高炉风口平台高温、高粉尘的复杂工况,采用四轮独立驱动与自适应悬架系统,搭配 IP55工业级防护设计及特种耐高温复合材料部件,可在高温风口区稳定作业,破解了人工巡检的安全隐患与效率瓶颈。其核心竞争力尤为突出:搭载自主知识产权的AI诊断算法,集成首创多模态感知矩阵,融合激光SLAM导航、三维声纹识别等12类智能传感器,实现全维度数据监测。相较于同类产品依赖单一数据监测的局限,其AI系统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大数据构建故障预测模型,可提前预警设备异常,在智能诊断的时效性与精准度上形成显著优势。 高炉风口平台巡检机器人是公司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实践,既攻克了高温高危巡检难题,更以领先的技术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方案。后续,营口中板将推动机器人正式投用并逐步推广,深化智能装备与生产场景融合,为 “科技赋能生产”注入新动能。

5

首批采用氢气直接还原铁生产的绿色钢轨上道铺设

近期,奥钢联多纳维茨厂生产出世界上首根绿色钢轨。绿色钢轨采用的原料是废钢和氢气直接还原铁。其中氢气直接还原铁是在多纳维茨的 HYFOR 氢气直接还原中试工厂生产,冶炼环节是在多纳维茨 TechMet 研究中心完成,然后在轨梁线轧制成钢轨。与常规工艺生产的钢轨一样,采用氢气直接还原铁生产的钢轨硬度高,耐磨性好,该钢轨已在林茨中央车站铺设。奥钢联铁路系统公司可提供轨道系统、道岔系统和信号技术。既包括 “硬件”(钢轨、道岔、支架和轨枕)又包括“软件”信号技术,为铁路线路和列车提供全数字监控应用程序。多纳维茨厂采用氢气直接还原铁生产出世界首根绿色钢轨是奥钢联绿色转型的又一里程碑事件。从 2027 年开始,奥钢联林茨和多纳维茨厂将分别投用一台绿色电弧炉。到 2050 年,奥钢联计划实现净零排放。为此,奥钢联已经在对几种新工艺进行研究,并进行中试和示范运行。

6

186亿钢铁项目获批

据外媒 2025年8月19日报道,西澳大利亚州环保部门近日批准在该州最大出口港——黑德兰港(Port Hedland)附近将 建设价值 4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186亿元)的热压铁块(HBI)工厂。 该工厂由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制铁 ( Poh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简称POSCO)投资建设,选址位于黑德兰港西南约10公里处的布达里战略工业区,专门从事皮尔巴拉铁矿石的加工业务,可生产热压块铁(HBI)和铁矿石球团。 西澳环境保护局( EPA)已批准黑德兰钢铁(PHI)项目,该项目计划年产200万吨热压铁。黑德兰港作为皮尔巴拉地区第二大区域中心,供应全球约40%的铁矿石。据了解, 黑德兰港口还是澳大利亚对中国的主要出口枢纽。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除原创图文之外,其他内容的版权及责任均由原发布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免费查看最新招中标公告